昔日“抗战小延安”,今成红色美丽村
昔日“抗战小延安”,今成红色美丽村
昔日“抗战小延安”,今成红色美丽村极目新闻记者通讯员 易荣波 祝将 李怡(lǐyí)
“薪火爷爷”陈义万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
“从1941年(nián)7月至1945年9月上旬,新四军第五师(shī)司令部、鄂豫边区党委(dǎngwěi)、鄂豫边区行政公署驻扎在大悟山下的白果树湾,这里成为(chéngwéi)名副其实的‘抗战小延安’。”6月21日,在位于湖北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,讲解员周蓓深情(shēnqíng)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新四军第五师英勇抗战的革命事迹。
大悟山下(shānxià)小山村成为抗战指挥中心
沿着柏油公路,进入白果树湾入口处,远远看见山上(shàng)一面红旗雕塑格外醒目,上面写着“红色大悟山,抗战小延安”,沿这蜿蜒的小河而(ér)上,远远看见四军第五师纪念馆被群山(qúnshān)环抱。
走进纪念馆,大厅(dàtīng)正中央耸立着李先念(lǐxiānniàn)、任志斌、郑位三、陈少敏4人雕像,后面是“发展第一,独立工作第一”几个金色大字(dàzì)熠熠生辉。
“李先念就在这间土瓦房屋里住了4年多,当时,为了抗战(kàngzhàn)和部队的生存,他(tā)每晚失眠,为了不影响(yǐngxiǎng)大家休息,他就在西侧开了一个侧门,经常半夜一个人从侧门到屋后山上走走。”在新四军五(wǔ)师司令部旧址前,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(guǎnlǐ)委员会主任魏燕华绘声绘色地说。
新四军五师纪念馆
紧挨纪念馆的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是(shì)全国(quánguó)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青砖黛瓦,一排古村落由西向东分别是新四军五师秘书处、情报处、作战处、参谋处(cānmóuchù)、军需处、医务处、经济处、管理处“八大处”。抚摸着这一砖一瓦,看到这一个个重要的机关,耳畔(ěrpàn)回荡起五师战士的冲锋(chōngfēng)声和呐喊声,仿佛一下子回到那段烽火岁月之中。
白果树湾四面环山,植被茂密,地形隐蔽,易守难攻。“别小看白果树湾这个大悟山下的小山村(xiǎoshāncūn),八十多年前,这里可是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抗战指挥(zhǐhuī)中心。”大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、全国离退休干部(gànbù)先进个人(xiānjìngèrén)陈义万说。
“奶奶讲,当年白果树湾(wān)家家户户住有新四军战士,指挥员和群众在堂屋里直接用竹帘子围起来开会,一次,奶奶看见战士们(men)都在整理背包,问他们要去打仗吗,战士说,他们去行军,第二天清早起来,部队(bùduì)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。”白果树湾村下严湾(yánwān)村民严栎说。
白果树湾
1944年5月8日至9日,国民党顽军向新四军第五师的(de)阵地扑来。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率兵与敌人激战,组成30多人的敢死队(gǎnsǐduì),前赴后继、以死相拼,失去的阵地终于夺了(le)回来。
在这场战斗中,不到30岁的(de)作战科长宋斌牺牲,三保(sānbǎo)大悟山是新四军第五(dìwǔ)师战斗的一个缩影,在大悟山的每座山、每个田坎都留下了新四军第五师英勇壮烈的故事。
抗战期间,新四军第五(dìwǔ)师先后阻击了15万日(rì)军和8万多伪军的(de)进攻,对日、伪军的主要战斗达1260多次,歼灭日、伪军4.3万余人,新四军第五师伤亡1.32万人。
“新四军第五(dìwǔ)师的丰功伟绩值得后人永远铭记,永远缅怀。”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大悟县档案馆副馆长何烨明说(míngshuō)。
这段历史(lìshǐ),大悟人始终铭记
“李师长(shīzhǎng),我就是当年骑着您的马嫁过来的。”6月21日,在湖北省(húběishěng)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下严湾,59岁(suì)的村民严福星拿出珍藏在手机里的一段视频,视频中乡亲们热情地围(dìwéi)在李先念身边,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拉着李先念的手说。
这是1988年4月19日(rì),时隔47年后,李先念主席回到(huídào)白果树湾看望湾里乡亲的珍贵场景。
《到中原去》开演
“视频中跟李主席说话的老人就是(jiùshì)我的妈妈杨幺(yāo),我的妈妈当年是在大雪天里骑着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师长的战马(zhànmǎ),从滚河杨家冲嫁到白果树湾的。”严福星说。
李先念(lǐxiānniàn)与白果树湾乡亲们40多年后再团聚的这(zhè)一珍贵画面被记录下来,这张大合影照就挂在(zài)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李先念旧居进门墙上。
“五师战士们帮助老百姓收麦子、稻谷,还修塘修堰,至今这些塘堰还在灌溉农田发挥作用呢。”白果树湾村(cūn)党支部副书记严小裕(yánxiǎoyù)说。
新四军五师在白果树湾四年多的(de)峥嵘岁月中,得到生存并发展壮大到5万人的队伍,其中重要法宝是军民鱼水,军民同心。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(jiàoyù)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付波(fùbō)说。
“新四军五师战士住在我家,我的母亲一个冬天做了(le)81双(shuāng)布鞋送给他们。”白果树湾村2组76岁老党员陈国胜说。白果树湾处处留下军民同住同劳动、同向同心(tóngxīn)同行的感人故事。
大悟县是全国(quánguó)著名的革命老区,十大将军县之一,是大别山精神(jīngshén)重要(zhòngyào)发源地之一,保存有革命遗址111处(chù)。革命年代,大悟30万余(wànyú)人、15万人参加革命,7万多人牺牲,有名有姓烈士7338名,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烈士563名。如今,参军报国早已成为(chéngwéi)大悟的社会风尚,大悟县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2万余人,大悟连续七届获得湖北省“双拥模范县”。
参观红色纪念馆
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凝聚奋进力量,奋力共建支点。全县600余名“红色(hóngsè)小(xiǎo)导游”开展志愿讲解服务1100余次;创排《大悟(dàwù)烽火》《到中原去》《大别山奶娘》等红色剧目(jùmù),举办两届“大别山上红旗飘”主题活动,20年坚持(jiānchí)宣讲红色故事的“薪火爷爷”陈义万、辜小娟巾帼红色宣讲工作室等老中青三代志愿者,争当红色文化研究者(yánjiūzhě)、传播者、践行者(xíngzhě),让大悟的红色故事讲得更鲜活、生动。这段历史,大悟人始终铭记。
如今成为红色美丽(měilì)村庄
“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,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,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,报答你是我(wǒ)唯一的倾诉!”在白果树(báiguǒshù)湾新四军第师五(wǔ)司令部(sīlìngbù)旧址景区举行的“红歌嘹亮大悟山”活动现场。来自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师生、大悟县楚剧团、油梓树艺术团等200余名文艺(wényì)志愿者用歌声唱响大悟山,让抗战精神悄然融入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之中,红色力量直抵(zhídǐ)人心、深入人心。
“我们师生通过纪念馆(jìniànguǎn)的(de)3D技术与新四军指战员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,把我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。”6月22日,湖北工程学院的老师(lǎoshī)乐波说。
白果树湾种植产业
2020年,白果树湾村成为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。大悟县投资4000多万元(duōwànyuán)对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28处进行修缮,丰富展厅内容,新增3D数字场馆,新建2个生态停车场,新建改建旅游厕所(cèsuǒ)4处等,升级景区配套功能,完备旅游设施,景区内新建了共享菜园、萌宠乐园、油菜花海(hǎi)、步游道、土特产品展销馆等项目(xiàngmù),做强农红色绿色文旅融合(rónghé)文章。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(jìniànguǎn)馆长(guǎnzhǎng)李红卫说。
今年1月,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先后入选全国(quánguó)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,“抗战小(xiǎo)延安(yánān)”焕发新时代光芒。
如今,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归,依托景区已办起10余家农家乐,村民种植绿茶、油茶、蜜薯、玉皇李等特色农产品。仅绿茶基地(jīdì)就发展到1500多亩(duōmǔ),全村上百户人家平均(píngjūn)年增收近万元。芳畈镇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郑承朝介绍道。
美丽白果树湾
近年来,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与(yǔ)学校合作,开展“沉浸式”红色研学,白果树湾村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。其中,已(yǐ)接待红色研学学生(xuéshēng)15万人次。
大悟实施“双城驱动、一环三线(sānxiàn)”发展(fāzhǎn)战略,激活“红色、绿色、古色”资源,让红色资源成色更足,红色引领老区新发展。
“截至目前,大悟县年旅游接待人数达(dá)810万余人次,其中,红色景点(jǐngdiǎn)年接待游客超150余万人次,全县10余万群众吃上旅游饭,旅游综合收入50多亿元。”大悟县文化(wénhuà)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青说。
(图片由(yóu)通讯员提供)
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极目新闻记者通讯员 易荣波 祝将 李怡(lǐyí)
“薪火爷爷”陈义万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
“从1941年(nián)7月至1945年9月上旬,新四军第五师(shī)司令部、鄂豫边区党委(dǎngwěi)、鄂豫边区行政公署驻扎在大悟山下的白果树湾,这里成为(chéngwéi)名副其实的‘抗战小延安’。”6月21日,在位于湖北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的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,讲解员周蓓深情(shēnqíng)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新四军第五师英勇抗战的革命事迹。
大悟山下(shānxià)小山村成为抗战指挥中心
沿着柏油公路,进入白果树湾入口处,远远看见山上(shàng)一面红旗雕塑格外醒目,上面写着“红色大悟山,抗战小延安”,沿这蜿蜒的小河而(ér)上,远远看见四军第五师纪念馆被群山(qúnshān)环抱。
走进纪念馆,大厅(dàtīng)正中央耸立着李先念(lǐxiānniàn)、任志斌、郑位三、陈少敏4人雕像,后面是“发展第一,独立工作第一”几个金色大字(dàzì)熠熠生辉。
“李先念就在这间土瓦房屋里住了4年多,当时,为了抗战(kàngzhàn)和部队的生存,他(tā)每晚失眠,为了不影响(yǐngxiǎng)大家休息,他就在西侧开了一个侧门,经常半夜一个人从侧门到屋后山上走走。”在新四军五(wǔ)师司令部旧址前,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(guǎnlǐ)委员会主任魏燕华绘声绘色地说。
新四军五师纪念馆
紧挨纪念馆的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是(shì)全国(quánguó)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青砖黛瓦,一排古村落由西向东分别是新四军五师秘书处、情报处、作战处、参谋处(cānmóuchù)、军需处、医务处、经济处、管理处“八大处”。抚摸着这一砖一瓦,看到这一个个重要的机关,耳畔(ěrpàn)回荡起五师战士的冲锋(chōngfēng)声和呐喊声,仿佛一下子回到那段烽火岁月之中。
白果树湾四面环山,植被茂密,地形隐蔽,易守难攻。“别小看白果树湾这个大悟山下的小山村(xiǎoshāncūn),八十多年前,这里可是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抗战指挥(zhǐhuī)中心。”大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、全国离退休干部(gànbù)先进个人(xiānjìngèrén)陈义万说。
“奶奶讲,当年白果树湾(wān)家家户户住有新四军战士,指挥员和群众在堂屋里直接用竹帘子围起来开会,一次,奶奶看见战士们(men)都在整理背包,问他们要去打仗吗,战士说,他们去行军,第二天清早起来,部队(bùduì)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。”白果树湾村下严湾(yánwān)村民严栎说。
白果树湾
1944年5月8日至9日,国民党顽军向新四军第五师的(de)阵地扑来。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率兵与敌人激战,组成30多人的敢死队(gǎnsǐduì),前赴后继、以死相拼,失去的阵地终于夺了(le)回来。
在这场战斗中,不到30岁的(de)作战科长宋斌牺牲,三保(sānbǎo)大悟山是新四军第五(dìwǔ)师战斗的一个缩影,在大悟山的每座山、每个田坎都留下了新四军第五师英勇壮烈的故事。
抗战期间,新四军第五(dìwǔ)师先后阻击了15万日(rì)军和8万多伪军的(de)进攻,对日、伪军的主要战斗达1260多次,歼灭日、伪军4.3万余人,新四军第五师伤亡1.32万人。
“新四军第五(dìwǔ)师的丰功伟绩值得后人永远铭记,永远缅怀。”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、大悟县档案馆副馆长何烨明说(míngshuō)。
这段历史(lìshǐ),大悟人始终铭记
“李师长(shīzhǎng),我就是当年骑着您的马嫁过来的。”6月21日,在湖北省(húběishěng)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白果树湾村下严湾,59岁(suì)的村民严福星拿出珍藏在手机里的一段视频,视频中乡亲们热情地围(dìwéi)在李先念身边,一位头发花白的婆婆拉着李先念的手说。
这是1988年4月19日(rì),时隔47年后,李先念主席回到(huídào)白果树湾看望湾里乡亲的珍贵场景。
《到中原去》开演
“视频中跟李主席说话的老人就是(jiùshì)我的妈妈杨幺(yāo),我的妈妈当年是在大雪天里骑着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师长的战马(zhànmǎ),从滚河杨家冲嫁到白果树湾的。”严福星说。
李先念(lǐxiānniàn)与白果树湾乡亲们40多年后再团聚的这(zhè)一珍贵画面被记录下来,这张大合影照就挂在(zài)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李先念旧居进门墙上。
“五师战士们帮助老百姓收麦子、稻谷,还修塘修堰,至今这些塘堰还在灌溉农田发挥作用呢。”白果树湾村(cūn)党支部副书记严小裕(yánxiǎoyù)说。
新四军五师在白果树湾四年多的(de)峥嵘岁月中,得到生存并发展壮大到5万人的队伍,其中重要法宝是军民鱼水,军民同心。大悟县革命传统教育(jiàoyù)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付波(fùbō)说。
“新四军五师战士住在我家,我的母亲一个冬天做了(le)81双(shuāng)布鞋送给他们。”白果树湾村2组76岁老党员陈国胜说。白果树湾处处留下军民同住同劳动、同向同心(tóngxīn)同行的感人故事。
大悟县是全国(quánguó)著名的革命老区,十大将军县之一,是大别山精神(jīngshén)重要(zhòngyào)发源地之一,保存有革命遗址111处(chù)。革命年代,大悟30万余(wànyú)人、15万人参加革命,7万多人牺牲,有名有姓烈士7338名,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烈士563名。如今,参军报国早已成为(chéngwéi)大悟的社会风尚,大悟县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2万余人,大悟连续七届获得湖北省“双拥模范县”。
参观红色纪念馆
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凝聚奋进力量,奋力共建支点。全县600余名“红色(hóngsè)小(xiǎo)导游”开展志愿讲解服务1100余次;创排《大悟(dàwù)烽火》《到中原去》《大别山奶娘》等红色剧目(jùmù),举办两届“大别山上红旗飘”主题活动,20年坚持(jiānchí)宣讲红色故事的“薪火爷爷”陈义万、辜小娟巾帼红色宣讲工作室等老中青三代志愿者,争当红色文化研究者(yánjiūzhě)、传播者、践行者(xíngzhě),让大悟的红色故事讲得更鲜活、生动。这段历史,大悟人始终铭记。
如今成为红色美丽(měilì)村庄
“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,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,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,报答你是我(wǒ)唯一的倾诉!”在白果树(báiguǒshù)湾新四军第师五(wǔ)司令部(sīlìngbù)旧址景区举行的“红歌嘹亮大悟山”活动现场。来自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师生、大悟县楚剧团、油梓树艺术团等200余名文艺(wényì)志愿者用歌声唱响大悟山,让抗战精神悄然融入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之中,红色力量直抵(zhídǐ)人心、深入人心。
“我们师生通过纪念馆(jìniànguǎn)的(de)3D技术与新四军指战员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,把我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。”6月22日,湖北工程学院的老师(lǎoshī)乐波说。
白果树湾种植产业
2020年,白果树湾村成为全国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。大悟县投资4000多万元(duōwànyuán)对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28处进行修缮,丰富展厅内容,新增3D数字场馆,新建2个生态停车场,新建改建旅游厕所(cèsuǒ)4处等,升级景区配套功能,完备旅游设施,景区内新建了共享菜园、萌宠乐园、油菜花海(hǎi)、步游道、土特产品展销馆等项目(xiàngmù),做强农红色绿色文旅融合(rónghé)文章。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(jìniànguǎn)馆长(guǎnzhǎng)李红卫说。
今年1月,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先后入选全国(quánguó)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区,“抗战小(xiǎo)延安(yánān)”焕发新时代光芒。
如今,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归,依托景区已办起10余家农家乐,村民种植绿茶、油茶、蜜薯、玉皇李等特色农产品。仅绿茶基地(jīdì)就发展到1500多亩(duōmǔ),全村上百户人家平均(píngjūn)年增收近万元。芳畈镇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郑承朝介绍道。
美丽白果树湾
近年来,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景区与(yǔ)学校合作,开展“沉浸式”红色研学,白果树湾村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。其中,已(yǐ)接待红色研学学生(xuéshēng)15万人次。
大悟实施“双城驱动、一环三线(sānxiàn)”发展(fāzhǎn)战略,激活“红色、绿色、古色”资源,让红色资源成色更足,红色引领老区新发展。
“截至目前,大悟县年旅游接待人数达(dá)810万余人次,其中,红色景点(jǐngdiǎn)年接待游客超150余万人次,全县10余万群众吃上旅游饭,旅游综合收入50多亿元。”大悟县文化(wénhuà)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青说。
(图片由(yóu)通讯员提供)
更(gèng)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